最新发布|订机票/酒店|今日推荐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景点大全

山东省的地理位置(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)

发布时间:2023-07-30 00:16

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

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,位于黄河下游,东临渤海、黄海,与朝鲜半岛、日本列岛隔海相望,西北与河北省接壤,西南与河南省交界,南与安徽、江苏省毗邻。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,环抱着渤海湾。特殊的地理位置,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、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,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山东地质基础古老,属中朝准地台的组成部分。郯庐断裂带纵贯南北,以东的半岛和沿海部分,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出露地表,属胶辽台隆,多形成沉积变质矿床和内生矿床;以西属鲁西断隆,寒武、奥陶系灰岩发育,石炭一二叠纪含煤构造分布较广,形成了鲁西南煤田。在燕山运动中,鲁中南隆起,形成一系列山地;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在白垩纪开始发育为陆相断陷盆地,生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。全省已发现矿物105种,探明60余种。黄金储量居全国前列,铝土、石墨、菱镁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,煤、铁、石油等储量也占全国重要地位。沂蒙山区金刚石原生矿总储量1120万克拉,居全国首位。

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、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,东西最长约700公里,南北最宽420公里,陆地总面积15.67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.6%,居全国第十九位。

山东省的地势,中部为隆起的山地,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,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,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。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,海拔1545米;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,海拔2米至10米。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,平原、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%;山地、丘陵约占34%;河流、湖泊约占3%。

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,水网密布,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。被誉为“中华民族母亲河”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,流程610多公里,从渤海湾入海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,长630多公里。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、马颊河、沂河、沭河、大汶河、小清河、胶莱河、淮河等。

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。南四湖由微山湖、昭阳湖、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,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,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。

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、蒙山、崂山、鲁山、沂山、徂徕山、昆嵛山、九顶山、艾山、牙山、大泽山、孟良崮等。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,位于黄河下游,东临渤海、黄海,与朝鲜半岛、日本列岛隔海相望,西北与河北省接壤,西南与河南省交界,南与安徽、江苏省毗邻。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,环抱着渤海湾。

山东省的自然地理特征

山东一名,是典型的以山川地理概念来命名的。主要指崤山、函谷关、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。

大禹分九州时,山东属青州。到了周朝,实行“封邦建国”分封制,山东这块土地上分封了诸多诸侯国,包括齐国、鲁国、莒国、滕国、纪国、邾国等,其中以齐国、鲁国最强盛,所以后人常称呼山东为“齐鲁大地”。

山东省地图

春秋初期的诸侯国

春秋后期的诸侯国

到了战国时代,齐国成为七雄之一;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、鲁两国拥有。“山东”之名始见于金朝,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;元朝时,在山东地区设立了东平行省、济南行省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、益都行省、山东行省等。山东首次以行政区之名出现。直到清朝初设置山东省,此为正式得名。

山东之名,始于金朝。

金朝,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,东路治益都,西路治东平。

元朝,在山东地区设立了东平行省、济南行省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、益都行省、山东行省等。行省下设路、府、州、县,形成了四级地方行政制度。

明朝,沿袭元制的行省制度,后改制分为三司(都指挥使司、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,合称“都、布、按”三司),设立山东布政使司。

清朝初,设置山东省,“山东省”正式成为省名。

简称“鲁”的来历

山东这片土地,又名齐鲁大地,其实可以简称“齐”和“鲁”都是可以的,但最终选择“鲁”而未选择“齐”,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。

齐国是战国七雄之一,而鲁国此时已被楚国所灭。战国其他六雄(秦国、楚国、燕国、赵国、魏国、韩国)国名没有作为现在其他省份的简称,也是没有选择“齐”作为山东省简称的原因之一。

鲁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大。我国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从古至今对中国文化、社会及统治阶级的影响深刻,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就诞生于鲁国。

鲁国的正统地位。从远近亲疏来看,鲁国是周王的弟弟的封国,齐国最早是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国,鲁国是周王室封国更正统些。后来,齐国发生了“田氏代齐”的事件,这被认为是非正统的齐国。

历史社会的认可。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,鲁国是相对周礼更加完备,时人称“周礼尽在鲁矣”。

担心读音相近。民国时期,在电报架设上,各省都需要上报自己的简称。当时的河北地区属于直隶省,地位较高,率先报了“冀”的简称。至于山东省,因为“齐”的读音和“冀”相近,为了防止混淆,所以山东省采用了“鲁”的简称。新中国成立后,也延用了这种叫法。

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思维导图

水浒传的思维导图如下:

西游记的思维导图如下:

1.《水浒传》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,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。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。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,由被迫落草,发展壮大,直至受到朝廷招安,东征西讨的历程。

2.《西游记》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。取材于《大唐西域记》和民间传说、元杂剧。宋代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(本名《大唐三藏取经记》)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,其中,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。

3.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,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。先写了孙悟空出世,然后遇见了唐僧、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,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,一路降妖伏魔,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,最终五圣成真。

山东地理位置和气候

北方。

山东属于北方,位于秦岭-淮河线以北,当然是北方了。

中国的南北方地理划分是以秦岭淮河为基准的。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自然条件,农业生产方式,地理风貌,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着明显的区分。

从地理位置上,山东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。从文化方面,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,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山东省地理环境介绍

东三省是关东,山东是华东。

华东作为地区用名,包括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与共六省一市。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“3”开头。

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,物产资源丰富,商品生产发达,工业门类齐全,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。轻工、机械、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。铁路、水运、公路、航运四通八达,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。

山东地理环境优越地处哪里

(一)区位优势:翻开地图,最好是地形图,你会发现,山东就像一个楔子,插入了华北平原,不仅如此,丘陵地势、泰山又使得山东成为了华北平原的一处高地。可以这么说,只要在华北活动,就得考虑山东。另外,山东不仅楔入陆地,就整个中国轮廓来看,山东还是伸入海洋的一个突出部,良港较多,青岛就是一例。又紧邻东北地区,将渤海几乎围成了一个内海,同东北在海上遥相呼应。三大战役中,东北地区的战略物资就是通过青岛港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粟裕兵团。同时,黄河经过频繁变道后,“落户”山东,又为山东增添了一道天然防线,真可谓是可攻可守,可进可退。

(二)粮食充沛:山东有三大粮食作物,分别是小麦、玉米、地瓜,更为可观的是,山东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,使得山东成为了重要的粮仓。

(三)交通枢纽:民国时期的山东就是全国的一大交通枢纽,当时连接华北和华东的铁路干线“津浦线”在德州、济南、泰安、兖州都设有站点。随着“十四五”规划的画卷展开,山东将继续推动交通强国山东试点建设,打造公路、铁路、机场、港口立体化交通强省,未来山东,战略位置将更加突显。

CopyRight 2023 鼓浪屿旅游 www.592360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闽ICP备14012035号-8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