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文化交流 鼓浪屿独一无二的重要性
发布时间:03-19 16:40 周边景点:中西文化交流,在洋地图上有反映,专家陈泽成建议鼓浪屿申遗要“跳出框框”,从宏观上来看鼓浪屿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、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。
中西交流与文化融合,在会上被专家们反复提起。“荷兰的海洋博物馆里就展有多幅鼓浪屿地图。”据与会专家介绍,早在1629年由西方人绘制的海图上,就勾勒有鼓浪屿岛的形态。在专家郑国珍眼中,这些地图的背后,是一段从明朝末年兴起的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历史,也恰说明了“鼓浪屿是接触西方文明的前沿阵地”、“是中西方文化碰撞、交流的‘桥头堡’”。而这,恰恰可以被视为鼓浪屿独一无二的重要性之所在。
宗教传播的作用,需加以强调,19世纪,传教士们远涉重洋,踏上鼓浪屿的土地开始传教。渐渐的,鼓浪屿成为英国美国教会在闽南传教的中心,一批又一批的传教士来到岛上学习,而后将教义向四方传播。由此,本土专家龚洁认为,申遗文本中的宗教部分需进行加强。 “许多到台湾的传教士,吸取了17世纪荷兰人传教失败的经验,他们在鼓浪屿上接受闽南语培训。”彭一万认为,鼓浪屿对宗教的传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他建议,在申遗文本中,关于鼓浪屿在宗教传播过程中重要作用的阐述,要进一步充实。